《增广贤文》:
原文:闹里有钱,静处安身。来如风雨,去似微尘。长江后浪推前浪,世上新人赶旧人。近水楼台先得月,向阳花木早逢春。
文/爱萍
这段话的意思是说:在热闹繁华的地方有钱可赚,偏僻幽静的地方最适宜居住。人来到世上时像狂风暴雨,离开的时候好像一粒微尘飘落。长江之水总是后浪推着前浪往前涌,世上新人层出不穷。接近水的亭台楼阁最早映照到月亮的影子,朝着阳光的花草树木最早感受到春天的气息。
动静皆成文章
“闹里有钱,静处安身;来如风雨,去似微尘。”此等古老箴言如珍珠散落于时间沙滩之上,并非是割裂的碎片,实为浑然一体的智慧之环——它揭示着一种生命如歌的节奏:动如雷霆万钧,静如深渊潜流,动静之间,万物不息。
图片
动与静的智慧,首先是对人生进退的洞明。
战国时期越国大夫范蠡,帮助勾践卧薪尝胆最终以雪会稽之耻。当越国旌旗招展于姑苏台上,其功业正如那“来如风雨”,沛然莫御。然而范蠡却洞穿“高位危身”的宿命,悄然挂印泛舟于太湖烟波。
他选择在五湖浩渺中“静处安身”,远离权力漩涡,之后他化名“鸱夷子皮”于商海,竟再成巨富陶朱公。其“三聚三散”的财富观,如微尘般散尽又凝聚,最终获得“忠以为国;智以保身;商以致富”之美名。
如《菜根谭》所言:“谢事当谢于正盛之时”,范蠡正以其行动诠释着此理。盛极而衰,当“闹”中功业如火如荼,智者已悄然寻得那处“静”土。动为静之序曲,静为动之归途,二者相生,方能跳出“来如风雨,去似微尘”的悲情循环。
图片
静处安身,非止于全身远祸,更为蓄积那照亮千古的深沉力量。
书圣王羲之,其字如龙跳天门,虎卧凤阙,这般惊世之美,其源竟在“静”字。兰亭雅集之前,他于会稽山阴幽居多年,终日临池不辍,墨染碧水,笔秃千管。
其子王献之曾问书法秘诀,羲之指着院子中十八口大水缸说:“待汝写完此十八缸水,字方有筋有骨,有血有肉。”这沉静中的千万次研磨,如“向阳花木”默默吸收春之精粹,终使他在兰亭曲水流觞之际,即席挥毫写下那“天下第一行书”。
图片
其“闹”中之绝唱,实为“静”中深功的喷薄。
荀子曾言:“不积跬步,无以至千里;不积小流,无以成江海。”王羲之的墨池之功,正是“静处安身”的终极演绎。在无人问津处深耕,方能在风云际会时绽放——静之力量,恰是那无声的惊雷,足以在时代画卷上留下永恒印记。
真正的动,须如“长江后浪推前浪”,蕴含着革新与担当的沛然勇气。
明朝时期张居正,目睹国势如江河日下,慨然以“愿以深心奉尘刹,不予自身求利益”自誓。他于静夜中秉烛批阅奏章,反复推敲丈量土地的“鱼鳞册”,最终在“闹”中推行“一条鞭法”,整合赋役,扭转财政颓势。
其改革如后浪奔涌,虽最终他本人如“去似微尘”,在死后遭清算,但新政的根基已悄然扎下,为衰朽王朝注入续命之血。
王安石在《上仁宗皇帝言事书》中曾言:“天变不足畏,祖宗不足法,人言不足恤。”张居正正是这“后浪”精神的践行者——静思以谋,动行以勇,在历史的“近水楼台”处率先感知时代之月,以“动”为沉沦的王朝劈开一道微光。
日月运行,一寒一暑。动静之间,实是生命与文明生生不息的永恒旋律。范蠡进退之明,王羲之沉潜之功,张居正鼎革之勇,无不印证着古老箴言里“闹”与“静”的辩证交响。
图片
《周易》云:“时止则止,时行则行,动静不失其时,其道光明。”
当今的我们身处喧嚣激荡的尘世,当考虑思如何让“闹里有钱”的进取与“静处安身”的涵养交相辉映。既勇于如“后浪”奔涌,在时代的“近水楼台”处捕捉机遇;也懂得在“静处”沉淀,在“向阳花木”的耐心等待中蓄势待发。
愿我们灵魂中既响彻着长江后浪的奔涌之志,亦藏纳着微尘飘落的从容之慧——在动静张弛的永恒节奏里,让生命成为一曲壮丽而不失从容的交响。
图片
我是爱萍,关注我#公众号:星儿爱读书,一起品读一本好书,顺境时给你清醒 ,迷茫时给你希望,挫折时给你信心 ,追梦时给你力量 。让我们以书籍为灯塔 ,照亮我们前行的旅途 ,让你成为更好的自己
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联富配资-股票杠杆正规平台排名-线上配资平台官网-我要配资网平台官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