据@界面快讯报道,8月1日下午4点,香港高等法院一场仅5分钟的聆讯决定了娃哈哈百亿资产的归属命运。法官当庭宣布:宗馥莉不得从香港汇丰银行账户提款或转账任何资产。
判决书同时要求宗馥莉必须向法庭提交该汇丰账户的最新余额、资产去向及完整收支账目。可以说,这场牵动18亿美元离岸资产的豪门争夺战,在宗庆后逝世一年半后迎来了关键转折点。
01 信托架构浮出水面
判决书首次完整披露了宗庆后生前设立的家族信托架构。根据香港高等法院公布的文件,这位饮料大王曾委托女儿宗馥莉设立三个境外信托。
这三个信托被命名为“信托A”、“信托B”和“信托C”,总金额高达21亿美元。信托受益人名单上,清晰地列着宗继昌、宗婕莉、宗继盛及其子女的名字。
信托设计凸显了宗庆后的良苦用心。这是一个典型的“不动本信托”——意味着信托本金不得被动用,只能就利息收益进行分配。
在信托管理方面,宗庆后也做了周密安排。信托设立初期采用PTC(Private Trust Company)模式过渡,期间由宗馥莉担任受托人股东。过渡期结束后,管理权将完全移交给“宗氏三兄妹”,宗馥莉将不再参与信托的任何管理事务。
02 两份遗嘱与资产版图
判决书意外曝光了宗庆后生前签署的两份遗嘱,均签署于2024年2月2日。
第一份遗嘱涉及宗庆后特定的离岸资产,但明确排除了建昊公司及其名下资产。第二份遗嘱则涵盖他在中国境内的所有资产。
值得注意的是,这两份遗嘱中均未将宗继昌、宗婕莉、宗继盛或他们的母亲杜建英列为受益人。遗嘱指定的受益人为宗馥莉、宗馥莉母亲施幼珍以及宗庆后的母亲王淑珍。
宗庆后对建昊公司的控制权安排也浮出水面。这家注册于英属维尔京群岛的公司,在宗庆后生前由其全权掌控。截至2024年5月31日,该公司在香港汇丰银行账户持有17.99亿美元资产,主要包括债券及其他固定收益产品。
03 三兄妹身份悬疑
案件的核心争议之一在于三位原告身份的合法性。宗继昌、宗婕莉、宗继盛自称是宗庆后与前娃哈哈高层杜建英的非婚生子女。
然而令人困惑的是,三位原告至今未公开DNA鉴定报告。他们仅以“宗庆后曾口头承认血脉”为由主张继承权,反而要求法院调取宗庆后在杭州某医院的遗体检材进行比对。
在宗馥莉方面,杭州市东方公证处出具的继承公证书成为关键证据。这份编号为(2024)浙杭东证字第1695号的公证书,确认了宗馥莉的独生女身份。
公证书特别注明:“宗庆后生前并未与施幼珍离婚”。这一表述,在法律层面强化了宗馥莉作为唯一合法婚生子女的地位。
04 企业震荡与市场反应
这场争产风波已对娃哈哈的日常经营造成实质性冲击。娃哈哈电商平台日销量骤降30%-50%,经销商因股权不稳暂停进货,关联直播销售额暴跌70%。
公司新推出的茶饮品牌“娃小宗”也面临渠道信任危机。市场担忧,若股权纠纷持续发酵,娃哈哈可能面临分拆风险。
面对危机,持有娃哈哈46%股份的杭州国资股东已成立专项工作组介入。该工作组正在核查娃哈哈2018-2024年间的分红记录,以判断是否存在通过企业资金补足信托的违规操作。
同时,娃哈哈基层工会联合委员会代持的5%股权去向也成为博弈焦点。这部分股权涉及数千名员工利益,处理不当可能引发更大风波。
05 家族企业传承警示录
此案暴露了中国高净值家族财富传承的制度短板。根据《2024中国家族企业传承报告》,83%的家族企业未设立家族委员会,62%的创始人未与继承人签署股权协议。
宗庆后直至临终前才匆忙立遗嘱的做法,埋下了今日争产风波的隐患。法律专家指出,此案揭示了高净值人群跨境财富管理的三大漏洞:身份管理缺失、信托架构瑕疵以及家族治理缺位。
与澳门赌王何鸿燊、香港霍英东家族相比,宗庆后错失了设立家族委员会、完善税务规划以及强化文化传承等关键节点。这些制度性缺陷最终导致了一场代价高昂的家族内耗。
06 案件下一步走向
香港法院的禁令只是这场跨境争产战的第一回合。案件将移交杭州中院和浙江高院,等待内地法院对核心争议作出裁决。所以表面看,这场官司宗馥莉输了,但实际上,宗家的这场遗产争夺战,还只是个开始。
还有,内地法院需要解决两个关键问题:三原告是否为宗庆后亲生子女,以及娃哈哈29.4%股权是否属于可继承遗产。
法律界人士分析,若信托关系最终被内地法院认可,根据《信托法》第15条,信托财产将独立于委托人遗产,宗馥莉持有的遗嘱将无权处置这部分资产。反之,若信托无效,则股权将按遗嘱分配,但需缴纳高达45%的跨境遗产税。
无论结果如何,这场18亿美元的信托争夺战已成为中国家族企业传承的经典案例。它警示企业家:财富传承需要法律、税务、治理三重架构的协同护航,否则难免“人走茶凉”。
您说是吧?
联富配资-股票杠杆正规平台排名-线上配资平台官网-我要配资网平台官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